新闻中心

从“修坏了再修”到“预测性维护”:农机与工程机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
大多数合作社、施工队与设备租赁商都经历过“旺季一台机停了,全队跟着停”的痛点。本文系统梳理 全生命周期管理(LCM) 的 5 大支柱:设备台账与编码、保养与点检、状态监测与寿命预测、备件管理与采购策略、远程诊断与应急处置,并提供可复制的 维保 SOP 与备件周转模型。基于我们 300+ 台设备的实践数据,按照文中的方法实施,平均 停机率可下降 30%–45%,油耗与易损件消耗下降 8%–12%。...
24小时免费质询电话15012113338
- 内容详情
一、设备台账不是“记在本子上”
统一编号规则(设备类型/区域/年份/序列),与保修/保险/农机补贴绑定;
台账字段覆盖:累计工作时长、主要部件序列号、保养记录、故障代码、二级维修信息;
通过 www.tl1002
的工单系统同步台账,统计年度停机来源与成本。
二、保养制度从“日点检—周保养—季总检”做起
日点检:液位、轮胎/履带、紧固、漏油、异常声响与仪表报警;
周保养:清理进气/散热系统、查销钉与轴套间隙、润滑关键转点;
季总检:包含液压系统污染度检测与油样分析,建立“阈值卡”。
三、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
通过 振动/温度/压力 传感器与 ECU 数据,识别早期故障征兆;
常见模型:阀块卡滞、泵泄漏、轴承磨损、轮胎异常磨耗;
我们的经验:在耕深 20cm 的重土工况下,液压油污染度每上升一级,平均能耗增加 1.2%–1.8%,提前 80–100h 换滤芯 反而更省钱。
四、备件策略:把钱花在“关键处”
ABC 分类:A 类(关键停机件)库存≥2 套;B 类(消耗件)以月消耗为单位滚动补货;C 类(通用件)合并下单;
周转模型:以“平均修复时间 MTTR”“平均故障间隔 MTBF”为参数,计算安全库存;
与供应商签 寄售与以旧换新 协议,减少压货占资。
五、远程诊断与应急处置
通过 4G/北斗或手机热点接入远程平台,上传故障码与关键传感器数据;
提供“一键发起工单—工程师远程判定—备件就近调度—到场维修”的闭环;
旺季高峰配置“应急机”与移动抢修车,确保耽误时间不超过 8 小时。
六、量化目标与激励
停机率、油耗、备件周转天数、一次修复率、维保准时率、事故率;
维保人员与驾驶员通过积分与节油奖励挂钩,形成“多劳多得”的机制。
结语: 设备管理的本质是“数据化+标准化”。想获取《维保 SOP 清单》《油样分析与阈值卡模板》与 远程诊断试用账号,请前往 **www.tl1003,com|www.tl1001,com**;在
www.tl1002
开通工单后,我们可为你的设备队列建立一套可落地的 LCM 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