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智能农机落地 20 问:北斗自动驾驶、作业轨迹与远程运维,怎样真正提升亩均效益?
许多合作社装上自动驾驶与物联网终端,却没把管理效率显著提升。问题不在设备,而在 场景与流程。本文围绕 定位、作业、调度、燃油、维保、结算 六大场景逐一解答“智能农机落地 20 问”,并给出数据指标与平台选型要点。相关 指标准则与对接 API 可在 www.tl1003,com**、**www.tl1002,com
与 www.tl1001.com
获取。...
24小时免费质询电话15012113338
- 内容详情
一、为什么要“北斗 + RTK”?
厘米级定位不仅为了“直线好看”,而是把 行距合格率、重播率、漏播率 这些指标量化。对于 起垄、移栽、喷药、收获 等环节,轨迹的重合误差越小,后续工序越少返工。
二、自动驾驶与巡航
行端自动抬升/降落:耕整地时自动控制液压提升,配合 AB 线转向,地头处理更规范;
坡地巡航:利用 IMU 与侧倾补偿,减少侧滑导致的行距偏差;
U 形转弯:缩短地头空行程 5%–10%。
三、作业轨迹与质量评价
平台不是“看个小车子在地图上跑”,而是计算 实际作业面积、重播/漏播面积、行距偏差、地头效率。
轨迹质量低于阈值自动二次派工;
对“质量合格率”挂钩司机绩效,形成闭环。
四、油耗与驾驶行为
以 每公顷油耗(L/ha) 为核心指标,结合发动机转速/负荷曲线优化档位;
识别 怠速过长、突加速、过载熄火 等行为,给出驾驶评分与培训建议。
五、远程运维与故障诊断
设备端采集 水温、机油压力、DPF 再生状态、转速负荷 等;
运维平台生成 保养到期提醒 与 风险工单,提前安排配件与驻场工程师;
支持 远程标定、参数下发、日志抓取,减少停机时间。
六、平台选型与数据治理
架构上建议 微服务 + 时序数据库,便于弹性扩容;
数据层提供 API 与数据导出,方便与财务、结算系统对接;
建立 数据字典:地块、作业、设备、司机、成本 5 类主数据统一口径。
七、关键指标(KPI)
行距合格率 ≥ 95%
重播率 ≤ 2%
每公顷油耗同比下降 ≥ 8%
设备完好率 ≥ 95%
工单一次修复率 ≥ 90%
八、落地 20 问(摘选)
RTK 基站搭建与租用如何选择?
松软土壤转向打滑如何补偿?
多机同场作业如何避碰与排班?
电磁阀/电控液压如何与旧机改装?
轨迹差的地块是否需要重作?
完整 20 问清单与对照答案,已整理在 **www.tl1001.com**;平台对接
API 与数据模板在 www.tl1002,com
与 www.tl1003,com
可下载。
结语:
智能化不等于“装终端”,而是 指标—流程—激励 的统一。让数据真的驱动调度、油耗、质量与维保,你会看到亩均效益的持续提升。更多案例请访问 www.tl1003,com(www.tl1003.com)**、**www.tl1002,com(www.tl1002.com)
与 **www.tl1001.com**。